智慧体育方案
近些年小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非常突出,普遍呈现“眼镜化”“小胖墩”“豆芽菜”等不良体质状态,针对这些问题国家也是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在这些政策里,国家着重提出了学校体育工作结合信息化和数据化来加强学科建设和青少年体质监测,辅助加强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运动指导。为了解决校园体育信息化和数据化问题,我们推出了校园体育“数智化”方案。整体方案立足于现代化校园建设,通过现代化学生喜爱的媒介,从根本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习惯。智慧体育校园方案以让学生学会、勤练、常赛为出发点,辅以AI技术,充分借助学校场地和基础设施,规划智慧操场、智慧体育馆/测评室、智慧体育锻炼区/教室三大应用场景,体育评价价格,合理地利用学生在校的活动时间,积极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从而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加积极、更加持久地参与体育锻炼,使他们逐步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智慧体育的发展
目前,智慧体育发展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综合我国场馆技术推演视角,国内体育场馆发展历程可总结为4个阶段。
(1)起步期(1949—1985年),从新中国建立初期到 1985年北京亚运会前夕,该阶段场馆工艺设计主要体现竞赛特征,设计内涵集合看台+赛场功能,主要关注“场地布置与构造”。
(2)发展期(1986—2000年),以1990年亚运会场馆为代表,在设计理念和建设要求上逐渐与国际接轨,智能化应用主要包含楼宇自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显示屏、场地扩声系统和计时记分系统等。亚运会后,许多场馆采用大量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但是早期场馆智能化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未能形成整体效应。
(3)飞跃期(2001—2013年),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群为代表,场馆硬件设施已达到世界***水平,融入与竞赛关系紧密的设备管理系统、信息设施系统、设施系统和信息应用系统等。同时,为规范和提高体育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国家出台《体育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JGJ/T179-2009》,此时国内场馆智能化技术、产品、系统日渐成熟,市场中也出现专门的解决方案。
(4)质变期(2014—至今),自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简称46号文)和《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简称“互联网+”战略),鼓励场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技术,满足运营节能、省人、增效的管理创新需求,创设消费者体验场景,很大程度实现场馆经济、文化、生态效益的较大化,实现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即当前智慧体育场馆发展阶段。
智慧体育解决方案优势
克服了传统校园体育锻炼和管理中存在的诸多痛点和难点,让体育锻炼、测试变得数据化、智能化,其个性化教学和游戏化体验还使得教师和学生在校内外体育锻炼过程中都变得轻松愉悦,量化的数据和***分析使得校园体育运动变得更加科学。与此同时,还赋予了传统的校园体育设施、运动场地及学生家庭以智慧化功能。智慧体育自助运动区通过采用人工智能运动图像识别技术,能够在无接触的情况下,通过成绩输出和屏幕展示互动,以语音交互方式全程引导学生完成智能监管下的自主锻炼和自主测试,***提高了体育教学效率。